新闻资讯

刘元春:一揽子增量政策背后的新逻辑与新体系正在形成

刘元春:一揽子增量政策背后的新逻辑与新体系正在形成

  每经记者 宋钦章    每经编辑 马子卿    

  9月24日,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,拉开了近期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序幕,覆盖了房市、股市、债市,市场信心得到提振,这也是近期中国国内备受瞩目的话题。

  当日,央行、金融监管总局、证监会三个金融监管部门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出多项政策目标: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,引导LPR和存款利率同步下调;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和统一房贷最低首付比例;创设互换便利、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项货币政策工具;发布《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》;对大型商业银行增加核心一级资本等。

  10月12日,财政部释放一揽子财政增量政策:较大规模增加债务额度,支持地方化解隐性债务;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;叠加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、专项资金、税收政策等工具,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;加大对重点人群的支持保障力度等等。

  截至目前,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注意到,以上政策中有的已经陆续落地,市场也出现明显升温。从股市看,上证指数从9月24日之前的2700点重回如今的3300点;债市方面,“城投信仰”再度高涨,城投债出现“惜售”情绪;房市方面,从近期多个城市晒出的楼市成交量“成绩单”来看,回暖信号较为明显。

  近期,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与央视上海总站联合举办的“央视财经金融强国——上海金融之夜”在上海举办。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在会上指出,近期增量政策集中推出的背后,并非简单的经济刺激,而是反映了国内经济政策领域新逻辑和新体系的形成。

  他进一步指出,第一,出现强政策改变预期的新逻辑;第二,重视资产价格在宏观调控的核心作用,宏观审慎监管更加关注资本市场的风险;第三,财政部与央行加强国债协同管理,这预示着财政政策框架与货币政策框架正在转型,也预示着国内对债务、货币的观念正在调整;第四,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项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,提供了干预金融市场失灵与扭曲的新手段;第五,从重视供给侧转向需求侧、供给侧同步发力,体现出政策调整上注重动态平衡的新理念;第六,重视改革方案与逆周期调控之间的融合。

  刘元春表示,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是解决深层次问题的必然,从根本上调整中国的经济结构,转变增长方式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。“相信未来我们会在促改革与控风险、稳增长、惠民生之间的新逻辑体系的协调下,迈向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新台阶。”

  封面图片来源:每经记者 宋钦章 摄

  • 日媒:马斯克领导的政府效率部被指“会造成浪费”
  • 增持廊坊银行7.25亿股!这地国资将成第一大股东
  • 动力煤:2月煤价或整体承压偏弱运行
  • 福田汽车研判:2025年新能源商用车或销超84万辆 涨45%……
  • 11月27日美股成交额前20:戴尔业绩欠佳股价重挫逾12%
  • 第二批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获批,“花落”9家基金公司
  • 贵州省工信厅、建材联合会、水泥工业协会一行到中国水泥协会交流座谈
  • 地平线机器人-W:国内智驾解决方案领军企业 软硬件协同蓄力长期成长
  • 两根菜薹卖18888元 公司负责人:只是营销手段,已下架
  • 重磅座谈会,有何深意?
  • 游戏板块高开,大晟文化涨停价开盘
  • 2025年央行上海总部工作会议:将重点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
  • 刘元春:一揽子增量政策背后的新逻辑与新体系正在形成的相关内容

    关键词: